《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烽火武进105岁抗战英雄陈玉泉的烽火印记 |
时间:2025-07-14 22:49:3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下面来看系列报道《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之“烽火武进”。在南夏墅街道南淳社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105岁的抗战老兵陈玉泉被居民们团团围坐,当老人用颤抖的声音讲述往事,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便鲜活再现。 陈玉泉的儿子
陈建平:他开始不叫陈玉泉,叫小三子,陈玉泉的名字还是部队里给他起的。 虽然已经105岁,但是提及1945年解放高邮的惨烈战役,陈玉泉老人吞吞吐吐的语调下还是奔涌着惊涛骇浪。高邮战役也称江高战役,也被学界称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火光映照着无畏攀登的身影,子弹撕裂颈部的痛楚至今铭刻在心。 抗战老兵
陈玉泉:那个地方要打,你就得冲上去,那时候已经不管自己的死活了。 陈玉泉的儿子
陈建平:脖子这里是枪伤,有两块地方,等于是两枪,这里这里,角度不一样,当时很凶险,全是血。 1943年,23岁的陈玉泉选择入编新四军,和战友们一同上前线抗日。作为新四军敌后武装,陈玉泉和战友们每日都在行军作战。他额头的刺刀伤疤、腹部的贯穿伤,都是白刃战的生死见证。 陈玉泉的儿子
陈建平:这个额头就是一刺刀,现在还看得出来,被刺刀刺的,如果再深点基本就牺牲了。 抗战老兵
陈玉泉:腹部是肉搏时候被刺的,又不是我一个,我们战友5个人冲锋,全是有计划的。 当年战斗的惨烈,用再多的语言也难以描述,任再久的时间也无法磨灭。如今,老人平静生活在社区之中,坚持用残存的记忆,为后辈守护这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 陈玉泉的儿子
陈建平:他们还活着,多照顾他们,多看看他们,这是真的,我们也是一代一代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编后:烽火淬炼的民族脊梁 从“小三子”到抗战英雄,陈玉泉用伤痕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抗争。当我们抚摸这些历史的印记,触摸到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