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 70年通信变迁:天涯变咫尺 |
时间:2019-10-02 21:05:28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以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封信只能写给一个人。现在电话极快,消息极多,一句话可以传遍全世界。今年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通讯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从书信到微信,通讯工具的大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潘祖泽(89岁):有熟人让熟人带信,没熟人委托年纪大的人带信 潘祖泽出生于193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说那个时候,人们通讯可不象现在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即时通讯,日常亲朋好友间都是靠口头传达,也就是常武地区俗称的“带信”。 潘祖泽(89岁):负责带信的一般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带信,没有亲戚朋友就叫老人,他没事做,就弄点香烟钱,稍微给点酒钱他也会给你带信的,传达些啥呢,谁摔了,你们去看看,谁家生了儿子了,好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书信便是人们最传统的交流方式,了代了“近处靠吼,远处靠走”的古老通讯方式。书信是缓解乡愁又包含亲情的家书。一封薄薄的书信,承载着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它不光是一种通讯方式,更是时代的印记。那个年代很多人并不会写字,因为潘祖泽是老师的缘故,帮人代写书信成为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潘祖泽(89岁):我天天要帮人写信的,很多家长都到学校里来,先生,请你帮我写封信到上海去,我们义不容辞的,你们尽管来写好了 不过那时候书信传递速度慢、时间长,等上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路途远交通不便的一两个月也是有的。要是遇上事情紧急,就要给远方的亲人发份电报,但一个字一毛四的电报,在当时月薪不过数十元的中国人眼中,实在有些舍不得,所以无论是多浓烈的思念都得一再精简。
潘祖泽(89岁):电报邮局有专送的,所以很贵,一直送到你家里的,比如我哥拍来一张电报,“我患白血病,明日去一院,速来”,我一收到,我就要早点请好假,跟校长说明天我一定要去看我哥的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解放初期,邮电事业发展十分缓慢,我国每万人才拥有5部电话,到改革开放初期,每万人也不过拥有41部,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通信事业迎来了腾飞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固话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固话就是俗称的座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固话的高昂费用,只有少部分家里才会安装,在乡下也没有普及,为了打电话常常还需要早早的去镇上排队。而到了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固话普及率迅速增长,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潘祖泽的侄子潘国兴家就是较早安装固定电话的,当时别提有多气派了。 潘祖泽侄子
潘国兴(62岁):原先我住常州小区里的,我们小区里我家是第二部,那时候装电话不光要初装费,还要赞助费,杆子进来还要赞助费,最开始要靠一万元的,别人亲戚朋友有啥事也会打我家电话叫,一般要好的,隔壁邻里,楼上楼下(来借电话) 20世纪90年代,固定电话迎来大发展时期,公用电话亭、电话摊随处可见,千里之外就可以听到对方声音的沟通方式,让不少人在公用电话亭和个人开设的电话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在固定电话如火如荼的同时,移动电话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寻呼机和“大哥大”曾是最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了当时一些成功人士的通信“必备之物”。 潘祖泽侄子
潘国兴(62岁):开始我用的数字的BP机,我们单位发的,那时候BP机就是喊喊的,要约会那边呼过来,然后BP机响,你再回电话过去,问啥事啥情况 当年BP机金贵,被称为“大哥大”的摩托罗拉3200更难得。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市场,价值近两万元,因其数量稀少,甚至有人将价格炒到5万元。 潘祖泽侄子
潘国兴(62岁):大哥大跟砖头一样,下来我开始用摩托罗拉手机,那时候摩托罗拉是最贵的,我记得我买的14400元,那时候手机打打都发烫的,后来就有小灵通啥的了 二十一世纪,移动电话异军突起,以强大的科技支持和科技优势进入了通讯市场。小灵通、翻盖式、滑盖式,到如今的智能机,手机更新换代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网、聊QQ、看视频、聊微信,视频通话,应有尽有。 潘祖泽孙子
潘焱峰(39岁):微信的话,小孩也开始用,甚至我西安八十几岁的姑婆,都跟我们用微信视频、语音等联系,像春节大家在一起,可以开好视频,一起拜年打招呼 现如今,手机彻底完成了从“贵族”到“平民”的转变,从一种奢侈品演变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海量的应用和飞速的网络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并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订外卖、看电影、网购、出行等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解决。这世界变化太快,89岁的潘祖泽也是感慨万千。 潘祖泽(89岁):变化太大了,现在都用啥4G
5G了,用不着写信了,我现在只会用老年手机,叫我孙子帮我按好妹妹、大女儿、大儿子…… 进入5G时代,我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三大运营商都已在全国部分城市展开试点,制定了5G发展路线图。目前杭州、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建设超过已100个5G基站,同步开展5G外场测试。在北京、成都、广东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应用示范,计划于2020年全面商用。 70年间,我国通信能力持续提升,建成全球最大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70年间,我国通信技术水平迎头赶超,光纤宽带占比全球居首,5G发展位于全球第一阵营。70年间,我国通信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从电报、语音到流量,再到万物互联。通信业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赋能者。咱们老百姓也在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下,将迎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生活。
|
|
|
|